本文章引用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
在这个时代,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说“爱自己” 但如何爱自己? 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自己? 最近热映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,宛如一面镜子,为我们映照出爱自己的深刻内涵。从一出生,他就被定义为 “魔童”,背负着众人的恐惧与误解。
01 爱自己,就要接纳真实的自己。哪吒清楚知晓自己魔丸转世的身份,这一身份给他带来无数麻烦,可他从未试图遮掩。在与敖丙的坦诚交谈中,他直言不讳道: “小爷是魔,那又如何?” 这份对自我身份的勇敢接纳,不被外界定义所左右的坚定,正是爱自己的基石。 现实生活,我们常常因自身的缺点、不足而陷入自我嫌弃。比如,我们可能会因为身材不如明星般完美,或是收入比不上周围的朋友,而产生自我嫌弃的情绪。 但正如哪吒一样,我们需要认识到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我们的价值不应由他人的标准来评判。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是爱自己的第一步,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。 正如作家爱默生所说:“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,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。” 我们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,将所谓的 “缺点” 视为成长与改变的契机,而非自我贬低的理由。 我们也要正视自身的一切,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,都看作是构成独特自我的一部分,不逃避、不自卑,如此才能迈出爱自己的第一步。
02 爱自己,就要坚守内心的信念。 哪吒那句振聋发聩的 “我命由我不由天,是魔是仙,我自己说了算”, 喊出了对命运的抗争,对自我信念的执着坚守。 当面对众人的误解,面临被当作妖怪喊打喊杀的绝境,他未曾放弃证明自己的机会,一心想要守护陈塘关,以行动赢得他人的认可。 在生活里,我们常常会因为外界的质疑和挫折而动摇自己的信念。 比如, 当我们想要追求艺术梦想,却遭到家人的反对,认为这是不务正业; 或者在创业过程中,遭遇多次失败,旁人的冷嘲热讽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。 此时,我们应从哪吒身上汲取力量,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,坚定内心的信念,不被外界的噪音干扰,朝着梦想奋勇前行。 正如尼采所说:“那些杀不死你的,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。”
03 爱自己,就要设立好自己的边界。 哪吒在成长过程中,并非对所有人的态度都照单全收。对于那些无端的恶意与偏见,他敢于反抗,喊出 “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,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”。 在现实人际交往中,我们有时会为了迎合他人,委屈自己,模糊了自身的边界。 我们应学习哪吒,明确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勇敢地向不合理的要求说 “不”。不被他人随意消耗。 当我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边界时,就是在向自己传达一个重要信息:我尊重自己,我值得被好好对待。 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,保持健康的自我认知,真正做到爱自己。
04爱自己,还要学会自我关怀。 在影片中,哪吒被众人误解孤立,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,但他懂得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情绪。 他会和母亲一起踢毽子,在游戏中寻找快乐与安慰。这种自我关怀的行为,对于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 心理学研究表明,自我关怀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,提升幸福感。 自我关怀包括三个主要方面: 自我友善,即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,给予自己理解和支持; 普遍人性感,认识到痛苦和不完美是人类共同的经历,而非自己独有的; 正念,以客观、平衡的方式觉察自己的情绪,既不夸大也不忽视。
在现实生活中,当我们遭遇挫折,如失业、失恋或考试失利时,往往容易陷入自我责备的恶性循环。 我们应该像哪吒一样,在艰难时刻给自己留出空间,进行自我关怀。 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运动等方式放松身心,也可以给自己写鼓励的话语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。 就如同罗曼?罗兰所说: “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 最后: 爱自己并非是自我放纵,而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,依然选择热爱自己。 就像哪吒,明知前方荆棘满布,却依然怀揣希望,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正义。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通过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爱自己,是在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否定时,依然能够坚守自我,相信自己的价值。 愿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汲取力量,学会真正地爱自己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。
